有人說,在武漢的足球場上,5名球員里就有1人接受過張青松的治療。他們也稱張青松為“輕松哥”,不僅是因為張青松問診時讓他們輕松暖心,更重要的是,經過張青松主刀的手術,大家都恢復得非常好。
張誠喜14歲的女兒張梓怡是七一中學學生,也是武漢青年女子足球隊隊長,在去年5月的一次訓練中,左腿受傷,到多家醫院檢查發現,除半月板受傷外,她的前交叉韌帶斷裂。
雖說早對運動損傷有心理準備,但看到如此嚴重的結果,張梓怡哭得很傷心:是不是從此就要告別足球場、結束運動生涯了?
女兒酷愛足球,視足球為生命。張誠喜不忍心看女兒傷心欲絕,前往多家醫院找專家咨詢。有的醫生建議保守治療,有的建議立即手術,但不能保證手術后能重新踢球。
不同的專家,給出了不同的治療方案和預期效果,這讓張誠喜如坐針氈,也更加拿不定主意,這一拖就是半年。
今年春節前,張誠喜通過熟人介紹,找到武漢市四醫院運動醫學科主任張青松。張青松耐心細致地為張梓怡檢查后得出結論:半月板損傷嚴重,斷裂的韌帶已被吸收,必須手術。張青松說自己有信心讓張梓怡重返賽場,這讓張誠喜和女兒欣喜若狂!
“把孩子交給‘輕松哥’治療,感覺特別放心!”家長陳小國說,女兒陳丁玲與張梓怡一樣,也是武漢青年女子足球隊隊員,今年3月在訓練中右腿韌帶斷裂,一個月后慕名找到張青松做手術,張青松給出的目標是重返賽場,這對酷愛足球的女兒是極大的鼓舞。現在,女兒恢復得很好,離重返賽場的既定目標也越來越近。
據了解,該隊還有一名小隊員也是半月板損傷、韌帶斷裂,考慮到她年齡還小,骨骺還未閉合,如果做韌帶重建手術,會影響其身高。張青松綜合評判后,只是給她修復了半月板,待其骨骺閉合后再進行韌帶重建手術。
張青松對于半月板、韌帶、肌腱、脫位等常見運動損傷的治療經驗豐富,并且都是在微創下完成,就像修復藝術品一樣對待每一處損傷。他還會留下這些手術中的圖片,共享給患者,叮囑哪個地方已經很薄弱,哪些運動和動作不能做。
武漢市第四醫院以骨科特色聞名,每年都有不少國內外患者慕名前來。張青松名聲在外,很多人聽到這個有點年代感的名字,以為他是個老專家,完全沒想到竟是個80后。有人初次見到他,不免心里打鼓:看病要找資深老專家,起早掛個專家號不容易,這個年輕后生行不行啊?
不過一接觸,患者的疑慮就會打消一大半,張青松總與患者保持朋友間的親密距離,面對面仔細詢問病情。他讓患者坐下或躺在體檢床上,俯下身子徒手仔細檢查關節的情況,并從專業角度出發,用形象的比喻解釋給你聽。
來找張青松看病做手術的,有因運動受傷的專業運動員、運動愛好者、戲劇演員、舞蹈愛好者、消防員及軍人,有因為關節、韌帶老化逐漸損傷的老年人,也有因交通傷、工傷、墜落傷等意外傷害的患者。
據統計,張青松一年的門診接診量多達4000人次,他和團隊承接的手術每年超過1000臺,由他個人主刀的手術就多達600臺。
“除去節假日休息,平均一天要做三四臺手術。”張青松說,讓患者恢復運動能力,為他們的美好生活加一些運動分,是他和團隊的目標。他幾乎每天都是晚上八九點鐘下班,盡管很累,但想到患者不久就可以站起來、跑起來,所以在開車回家的路上,疲憊感也就慢慢散去了。
從2008年進入運動醫學領域,到2010年留學美國,再到2012年回到武漢市第四醫院成立運動醫學科,張青松在運動醫學界摸爬滾打了10年。這位被患者追捧的“輕松哥”,是通過埋頭于運動醫學深處,常年在一線臨床里不斷學習、實踐、總結,慢慢練就的。
張青松介紹,過去的骨科治療主要側重于恢復結構,把斷了的腿、胳膊牢牢接上就好了,對于除骨折以外的韌帶、肌腱、軟組織損傷則很少考慮,而這恰恰是人體運動的關鍵結構。很多做過手術的人,往往腿腳看起來完整,卻很容易關節僵硬、肌肉攣縮,部分喪失運動功能。運動醫學科摒棄“大開大合”的傳統手術方式,采用微創技術解決問題。病人手術后的創口,一般只用縫一針就行。如此一來,可最大程度地減少手術創傷,有助于恢復患者的運動能力。
2009年,張青松被選送到全國運動醫學實力頂尖的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進修,短短一個月,他看到許多以往未見過的關節鏡手術治療方式;2010年,張青松前往美國路易斯安娜州杜蘭大學運動醫學中心進修學習,師從美國著名的運動醫學專家、時任北美關節鏡協會主席的Savoie教授,在這里他白天看老師手術,晚上在Savoie教授給他的30對冷凍肩關節標本上反復操作。
上一篇:超兩成病人被他擋在手術室外
下一篇:輕松哥”查房視頻網絡上走紅
版權所有 ? 2019 武漢市第四醫院版權所有 鄂ICP備14001799號-1 電話:027-83782519 鄂公網安備 42010402000910號
健康武漢官微
官方微信
微信掛號